源氏物語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,成書於寬弘五年(西元1008年),比我國古典小說紅樓夢(西元1792年出版)還要早七百年。

花花公子光源氏?
「源氏物語」全書共五十四帖,分為三部,分別是以光源氏為主角的第一部及第二部,以及由光源氏後代薰君與匂宮等貴族男子為主的第三部。
主角–光源氏的為天皇桐壺帝之子,身份高貴且外表俊美,周旋在眾多女性之間。
除了正妻葵之上,還與許多女性交往,六條夫人、空蟬、夕顏、末摘花、花散里等,但是他內心最愛的是父親桐壺帝的妃子藤壺。
妻子葵之上去世後,光源氏娶了長相與藤壺相似的紫之上,但因與朱雀帝妃子朧月夜有私情,光源氏被貶謫至須磨。
從源氏物語的前半段看來,光源氏根本是一個花花公子!
環肥燕瘦、已婚未婚、老的小的,只要他喜歡,有什麼不以!
比光源氏小十歲,由他培養的理想情人–紫之上,號稱是他一生摯愛,但他即使擁有了美貌與才華兼具的紫之上,仍不斷追求其他女性。
除了在須磨認識的明石君,後來還娶了身份高貴、年僅十三歲的女三宮,甚至還對舊情人的女兒–玉蔓有非份之想……。
雖然當時的婚姻制度是一夫多妻,且男女交往風氣開放,源氏仗著自己身份高貴又是帥哥,周旋在眾多女性之間,大享齊人之福,卻又號稱自己最愛的是藤壺和紫之上,實在讓人難以接受。
紫式部的內心世界
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在「源氏物語與日本人」一書中,以心理學的角度分析,認為「源氏物語」中的眾多女性,其實是作者紫式部的內心世界和內在分身,只是藉由光源氏來敘說故事。
女性觀點的敘事
和合隼雄以「女性之眼」解析紫式部的內心世界。
當時的女性依附在父兄之下,難以決定自身命運。
「源氏物語」第三部是光源氏後代的故事,故事背景在宇治,落魄貴族的私生女–浮舟,深陷兩位男子–薰君(光源氏之子)與匂宮(光源氏外孫)的追求難以自拔,投水自殺獲救後決心出家,徹底斷絕人世間的情愛糾纏,即使薰君苦苦相求,仍堅決不願與其相見。
重生成為獨立個體的女性
河合隼雄認為,重生後的浮舟象徵紫式部蛻變成為獨立個體的過程。
在千年之前,一位女性奮力對抗環境,希望能活出自我,成為獨立的個體,不再是父兄或丈夫的附屬品。
我想這才是源氏物語的真正價值所在。
紫式部的療癒之書
另外,在「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」一書中,兩人討論到寫作具有「自我治療」的功能。
村上春樹說:「好像是為了找出自己心中到底有什麼訊息而在寫小說,在寫作過程中,那樣的訊息會從黑暗中忽然浮現出來……。」
換言之,寫作類似「挖井」,挖掘自己的潛意識中埋藏的思想。
因此,寫作「源氏物語」可能是紫式部的「自我療癒」,透過書寫故事,達到心理治療的功能。
延伸閱讀